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青联发[2014]2号文件《关于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结合《绥化学院2014年文明创建工作方案》,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深化学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坚持“五个关爱”的实践教育,以“走向操场,走向社区,走向文明,走向蓝天”为活动载体,牢固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营造文明和谐环境和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根据我校实际拟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走向操场,享受阳光
1、健康早操,快乐学习。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促进学风建设,组织2012、2013级全体学生进行早操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开展创建“无烟校园”活动,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带动学生创建和加入体育社团和兴趣小组。将更多同学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中来,号召同学们踊跃参加校运动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健康。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二、走向社区,奉献温暖
1、带动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继续坚持我校“理论+技能+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根据各院系的专业特点,开展公益课堂,使同学们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奉献社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走进那些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将感恩教育与大学生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理念,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依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等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定期探望、关爱社区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责任,明确使命,服务社会。根据各院系的实际情况进行社区服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奉献爱心。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走向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紧跟时事热点,勿作闭门秀才。引导学生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广大学生聚焦时政,学习两会精神,积极举办“两会”理论学习活动并组织成立大学生宣讲团去农村宣讲党的两会精神,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做文明的传播者。举办主题团活,引导同学以正确的人生观看待宗教信仰问题,远离邪教。
2、弘扬中华美德,传递爱的温暖。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渗透到师生日常生活、渗透到社团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选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认真组织成语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等活动,立足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深入推行我校的感恩教育。增强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并举办国学讲座等形式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四、走向蓝天,共享美好
1、节约能源,共享资源。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合理利用、节约地球资源的意识,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定期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清理,对寝室及教室的卫生进行评比,制止学生在校园内乱扔垃圾,引导学生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爱护校园;营造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
2、低碳出行,健康生活。依托我校“关爱大自然”的实践教育活动,号召各院系学生成立环保小分队,定期清理校内白色垃圾,创建整洁的校园环境,强化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出行,少份排放,多份健康。组织同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提倡无纸化办公,真正做到低碳环保,保护环境。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同学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生态意识。
学生工作部(处)团委
201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