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队伍建设 >> 辅导员队伍 >> 正文

2022年度“龙江最美辅导员”李泽卉事迹材料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0-11 [来源]: [浏览次数]:

于无声世界,雕琢花样青春

李泽卉,女,汉族,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2015年起担任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学生专职辅导员,也是黑龙江省首位听障大学生专职辅导员。在绥化学院学习期间,被遴选赴郑州师范学院进修手语翻译专业。2012年深造归来,从全省首位听障中专生班主任到全省首位听障本科生辅导员,十年如一日,于无声世界扎根,“白手起家”、“十指雕花”,成为了我省听障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拓荒者。

一、无声世界的“向阳花”:以爱融化冰封心灵

2015年9月1日,这是李泽卉高校辅导员生涯的起始点,也是黑龙江省首位听障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原点。

当90后的李泽卉,面对首批27名听障本科生时,她几乎每天都是“焦头烂额”。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最大年龄21岁、最小年龄仅有16岁;他们性格不同、地方手语表达习惯不同,心理充满着常人所没有的戒备感、自卑感。面对他们“一盘散沙”的开学第一课、“一锅稀粥”的生活作息、“一团乱麻”的行为习惯,李泽卉主动住进了学生寝室,坚持24小时与他们同吃同住。这一住就是七年,她与学生们打成一片,与他们共同感受无声世界的喜怒哀乐。

教会学生“说普通话”。学生入学后,交流是李泽卉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天南海北的“手语方言”,互相看不懂、不理解,产成了无形隔阂。为了破除这个障碍,让学生们都掌握“手语普通话”,李泽卉每天晚上坚持为学生进行两个小时“中国手语基本手势”训练,一个手型一个手型的演示、一遍又一遍重复,学生们终于都学会了“说普通话”。为了克服学生们军训听不到口令的难题,她与教官反复沟通,设计了一套“旗语口令”,听障生整齐划一的步伐,感动了校园、感动了社会,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和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次“点赞”。

陪伴学生“舞动人生”。为陶冶学生情操,打开学生心窗,在李泽卉呼吁下,绥化学院听障生艺术团成立了。每次彩排,她都全程陪同。学生听不到音乐、找不到节拍,她的手势就是口令;学生们没有舞蹈基础,动作不到位,她就带学生们反复练习,一遍、十遍到“N+1”遍。一晚上练下来,学生膝盖都摔青了,她买来跌打药水,为学生一个个的轻轻按摩。直到每个学生都熟睡,她又伴着午夜虫鸣,写下一天的工作日志和下一天的计划安排。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听障生的舞蹈摘得了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省残联文艺晚会的大奖,收获了全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全省大学生道德模范等荣誉,书写了无声世界的精彩。

李泽卉的无私博爱,融化了听障生的心灵,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喜爱,成为了第一个走进他们心里的老师。首批毕业生李闻宇在毕业时,给李泽卉留下了“姐姐,谢谢你四年多的陪伴!谢谢你在我缓慢的学习中一路陪伴!”的短信,那时的李泽卉更加坚定了做一生听障生辅导员的信念。

二、无声世界的“牵牛花”:以情引领成长方向

36500多个日夜的实践摸索、36500多个晨昏的执着坚持,李泽卉从一名保障听障生身心健康的“保姆级”辅导员,成长为一名激励听障生“与国同行”的“教授级”辅导员,探索出了一条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模式。

帮助学生拉好道德的拉链。经过细心的观察,李泽卉发现,听障生相对封闭的社交圈,造成了他们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他们看到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就拿走,并不认为是“偷”;他们寝室生活中,力量强的要强制力量弱的为自己服务,并不认为是“欺凌”;他们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脚”,并不认为这是“奢侈”。面对这些道德认知的错位,李泽卉组建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志愿服务队,“手拉手”带着听障生走进普通人的世界。对一些较为偏激的学生,她就每天“追着屁股”的“看着”,“手把手”教会他们辨别是非。她还带着听障生走进普通学生寝室,看卫生环境、看生活点滴。日复一日,无声世界里充满了关爱的微笑和团结的力量。

帮助学生系好信仰的纽扣。李泽卉把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题在攻关,她一次次求助学校宣传部老师,帮助自己修改简单易懂、生动丰富的教育题材,她再录制成手语发布给学生,让听障生与健听生一样感受党的光辉历程、伟大之处,坚定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信念。七年多来,李泽卉从党和国家的重大会议到建党百年、建国七十周年、建团百年,录制了180多期手语宣讲,浸润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们也在他的带领下,录制发布了礼赞党、歌颂祖国的各类微视频300多个。李泽卉和听障生的手语唱红歌风靡校园,引起了普通学生的效仿,他们的歌曲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新华网、人民网、黑龙江日报等媒体纷纷转发;由李泽卉作为主要参与人的听障生思想政治工作室获批了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

帮助学生守好防疫的关口。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李泽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区的听障学生。她以“疫情”为令,迅速启动“战时”模式,依托QQ、微信、电话等线上媒介始“一对一”全面排查,及时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疏导学生焦虑情绪;她连夜联系学校和防疫部门,要到疫情防控材料,为学生录制自我防护视频,一个人一个人的联系、发送,并且叮嘱学生一定要“宅”在家里。两年多来,她坚持录制《群防群治,指尖有“爱”》手语防疫微视频50多期,从戴口罩到洗手步骤、从网课技能到居家锻炼,她的微视频使听障生及时了解了疫情防控知识和动态,确保了无一人感染。同时,她的防疫手语视频也在网上得到了传播,为全社会听障人士送去了防疫关爱,被全国残联、省残联列为专题重点推送,她的团队也获得了黑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三、无声世界的“牡丹花”:以技成就创业坦途

“逐梦的青春才值得追忆,我将用青春的光和热,为每个无声的梦护航……”在新华社的报道记录了李泽卉的真心话语。2013级的尤海是李泽卉安排就业的第一个毕业生,为了他能有一份和自己专业匹配的工作,李泽卉积极联系国内能够为听障生解决就业的平台和企业,针对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利用晚自习开展就业技巧、简历制做和面试技巧等培训,提高尤海自我推销能力。在李泽卉的认真努力下,尤海逐渐找到了就业方向,并且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尤海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获得这样的成就不仅仅有听障生自己的努力,更有李泽卉在他们背后不断的支持与鼓励。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在多年以后的某个不起眼的傍晚,李泽卉依旧会收到远方某个学生不经意的短信或者电话,每当学生问道:“您还记得我吗?”,她总会说:“我怎么会忘了你们呢?在我生命的某段时间,你们曾经是我的全部。”

四、无声世界的“玫瑰花”:以行激活发展动能

李泽卉不仅在学校关心帮助学生,在社会上也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优势为社会做出贡献。先后担任中国法律手语研讨会手语翻译、参与省残联手语舞的创作与编排、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手语翻译员、黑龙江省学生开学防疫“第一堂思政课”手语翻译等社会服务活动30余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00余小时。她说,“我们生来没有获得无限索取的权利,只有一种奉献、一种责任,究其本身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既然上天赋予我们这项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我们就应矢志不渝、严谨对待,用人格、用行动阐释这一重大意义。”也正是因为她的努力与认真、奉献与钻研,使她获得了全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全省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全省军事理论课教学大赛三等奖、全校优秀辅导员等各类荣誉称号、教学科研奖项20多项。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世间任何事,只要你倾注全部热情,用心去做,总会有最丰厚的回报。"这是在李泽卉心中对特殊教育事业始终不变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青春,是一段时光,也是一种力量,它意味着不固执、不保守、不僵化。作为教书育人的年轻一脉,青年教师在筑梦征程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让希望之火在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身上传递,共筑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