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

发布者:孙俊超 [发表时间]:2010-12-17 [来源]: [浏览次数]: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全党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出共青团要全面履行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要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肩负起党交给的任务,共青团既要充分看到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工作基础,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面临的深刻挑战。从本质上看,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党转变;二是青年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

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全团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找准工作定位,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别注重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切实履行好团的四项职能。团的四项职能是既有逻辑前提、又紧密联系的体系,组织青年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前提,与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之间相互促进,引导青年是根本任务。要切实把青年广泛组织起来,提高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对青年进行有效引导,使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必须把组织化动员方式与社会化动员方式结合起来。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为党团结凝聚各个领域、各类社会组织中的青年,是共青团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组织化动员这一最根本的动员方式,探索和创新在新的经济社会变革中进行组织化动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和探索进行社会化动员的新方式。要更加注重健全团的组织网络和体系,努力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

必须着力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面前,吸引和凝聚青年是做好团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吸引凝聚青年,就是要实现对青年各种形式的聚集和青年对共青团内心里的认同。吸引凝聚青年,靠先进思想,靠对青年合理利益诉求的尊重和服务,靠对青年特有兴趣的满足,靠对青年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化技能的培养,靠团干部的人格魅力和对青年的感情。

必须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团的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要下最大决心支持和推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切实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努力从根本上实现团的组织功能、增强团的组织活力。

必须把团的工作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团的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持久抓好团的工作品牌,不断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了解和认同,把工作成效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努力使团的有影响力的工作与团的建设紧密结合、共同推进。

基于以上原则,今后五年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团十六大的总体部署,在组织青年方面,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为突破口,着力增强对广大青年的吸引和凝聚,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在引导青年方面,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有效教育引导方式,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服务青年方面,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积极探索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方式和渠道。

一、组织青年

以强化组织动员青年的能力为关键,切实把组织化动员方式与社会化动员方式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广泛有效地团结凝聚青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不断探索和推进基层团建创新。坚持党建带团建,借助党建成果,促进“两新”组织团建紧跟党建步伐;善于借助党政工作在基层形成的新格局和新成果;积极推动基层团建与党建在工作空间和工作内容上紧密结合。以走进青年为根本,根据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新方式,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新变化,灵活设置团组织,积极探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依托建团、流动建团等各种有效的团建模式,努力扩大基层团组织的覆盖面。探索和创新乡镇、企业、街道等团的委员会建设方式,充分发挥青年能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基层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加强学校团的组织建设,力争全面覆盖各类学校。探索依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组织建设和运行联络的新方式,使有条件的团组织实现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网络化,影响和覆盖更多的青年。

——活跃基层团的工作。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存在的各类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找准基层团的工作的切入点。在农村,要针对农村青年具有强烈的不甘于现状、敢闯敢试、渴望致富的特点,围绕生产发展这一重要目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农村青年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在企业,要以企业生产经营为前提,找准服务企业发展与服务青年的结合点;在学校,要围绕育人目标,着重在理想信念、良好品德、全面素质培养上找准工作切入点;在社区,要围绕社区应具有的安全性、便利性、健康性、娱乐性等重要功能,开展各项工作,促进社区和谐。

——加强对基层的支持和指导。建立和完善团的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的制度,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支持工作。凝聚全团力量,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支持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支持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在政策、经费、项目、阵地等方面为基层提供制度性保障。上级团组织要在总结挖掘好经验、介绍推广好做法、完善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

——加强团员队伍建设。根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做好团员发展工作,要注重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团员的质量,切实增强团员的组织意识;在组织覆盖相对薄弱的领域,要力争多发展团员。加强对流动团员的服务,努力实现输出地与流入地团组织在联系、服务方面的有效衔接。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2.巩固以共青团为核心的青年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青联、学联和团属青年社团在联系不同类型青年群体中的作用。增强青联组织的凝聚力,重点推进省、市两级青联组织建设。扩大学联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团属青年社团的指导服务,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工作项目,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各个方面的青年。

——继续探索推动青年中心建设。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青年中心作为团的组织网络延伸、青年活动场所、基层工作运行模式的新机制,充分发挥青年中心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联系和服务青年中的作用。

——高度重视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加强与青年自组织的联系、沟通和合作,探索在青年自组织中建立团组织,在条件成熟的地方主动培育和发展具有自组织特点的青年社团。

3.深化和探索社会化动员青年的工作载体

——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广泛动员青年参与抢险救灾、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生态环保、大型赛会、海外服务等领域的志愿服务,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和有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做好上海世博会、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工作。

——深化希望工程。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在继续援建希望学校、资助贫困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探索实施新的社会公益项目。

——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开展生态体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动员青年参与各种生态环保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深化“手拉手”活动。进一步动员城乡少年儿童、东中西部少年儿童、内地与港澳台少年儿童、各民族少年儿童、健康与残障少年儿童之间开展“一对一”互助活动,丰富内容和形式,建立长效互助机制,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探索社会化动员的新载体。善于借助市场力量,运用网络工具以及大众传媒手段,拓展动员领域,深化工作内涵,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青年、影响青年、影响社会。动员有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江西共青城建设。

二、引导青年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导方式,坚定广大青少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1.大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工作的核心任务。

——深入开展理论武装工作。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头脑,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的意识、增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理论辨析社会现象,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

——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少先队建队60周年等重大契机,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我国发展中的成绩、问题和矛盾,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成才报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大学生、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骨干为重点,通过理论培训、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对外交流等途径,不断提高青年骨干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积极探索分类教育引导青年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结合不同青年群体的思想实际及其所在社会组织的根本任务和功能,针对不同领域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探索不同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年龄段加强教育引导。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按照“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要求,研究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每一个层级的任务,总体上把握内在的整体一致性,使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党、团、队组织意识实现有效衔接。对中小学生,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和规律,注重探索有效方式,灌输培养他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引导他们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科学意识和劳动意识;对大学生,坚持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相结合,注重探索系统的、有理论说服力的、有实践支持的结合方式,引导大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高度统一,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分群体加强教育引导。在引导各类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分类教育引导。引导农村青年牢牢把握党对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增强科技致富意识,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对青年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引导青年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弘扬职业文明。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重点,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民族地区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促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对不同界别青年代表人士的思想引导,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强化感情纽带,加强组织联系,积极开展服务,引导他们进一步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力量融入到服务祖国和社会的实践之中。

3.构建影响青少年的传媒体系。充分发挥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善于把教育引导的目标、内容通过各种传媒有效渗透、传递给青少年。

——加强团属传媒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报刊、出版阵地,拓展网络媒体,探索手机、电视、广播等其他大众媒体,更好地发挥校园媒体、企业媒体的作用,努力打造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团属传媒体系。坚持分众化、对象化,面向团的组织、团的干部、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和社会读者等不同层级,不断加强内容建设和渠道建设,使团属传媒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扩大共青团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加强网上引导。积极推进团属网络资源整合,建设好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网站以及各级团组织的骨干网站。运用博客、网络视频、手机报等新的媒体形式,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依托网络开展舆情分析、思想引导和文明上网教育,使网络成为引导青少年的生动课堂。

——加强与社会媒体合作。借助社会上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网站等主流媒体力量,宣传和展示团的工作、扩大团的影响,树立可学、可亲、可敬的青少年典型,影响和引导广大青少年。

三、服务青年

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在党政工作格局中找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切入点,坚持就业与创业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扎扎实实的帮助。

1.加强技能培训

——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帮助大学生切实提高综合素质和求职就业的技能。

——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开展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工作,拓展工作领域,丰富职业类别,帮助青年职工提高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加强对农村青年和进城务工青年的培训,开展“订单式”的科技培训和技能素质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发展现代农业、务工经商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2.开展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团的组织网络优势,统筹城市和农村、输出地和流入地、学校和企业及城市社区的各类就业信息,为青年与用工岗位之间搭建及时、有效的对接平台。动员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3.推进阵地建设

——建设一大批全团统一品牌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充分发挥共青团社会化动员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资源,为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和未来创业提供实践机会、积累工作经验。

——建设共青团农村青年就业培训基地。结合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愿望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依托农业产业化大户生产基地,组织农村青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加强各地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遵循市场化原则,推动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项目的深度开发。

4.提供资金扶持

——设立青年就业创业基金。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团中央、省(区、市)团委分两级设立统一品牌的青年就业创业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级团委成立基金。

——实施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加强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合作,兼顾各方的利益平衡,积极探索小额贷款的担保方式创新和解决风险控制问题,为青年创业提供有效融资支持。

5.深化青年创业带头人项目

——继续推进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根据青年的创业需求,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力量为青年创业带头人提供咨询及技术、网络支持,组建专业团队,开展项目管理评估、项目孵化和创业指导等系列服务,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

四、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

1.建立共青团与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协调制度。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青少年意见,形成充分的、有说服力的成果,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

2.建设12355青少年服务台。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服务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台在收集和分析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作用。

3.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合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动地方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深入实施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深化“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关注重点群体,加强法制宣传,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团干部队伍,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1.切实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研究共青团事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着力加强团干部作风建设

——深入开展成长观教育。要始终牢记党对团干部的要求,求真务实、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全身心投入工作,善于抓住共青团工作的本质和主要矛盾,在遇到问题、挑战和矛盾不回避、不退让的过程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

——锤炼扎实作风。要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与普通青年的联系,努力为普通青年、为基层服务;要把工作激情、科学精神和务实作风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多办实事,务求实效。

——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团干部要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要求,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经得住政治的考验、事业的考验、名利的考验、生活的考验。

3.开展分层级、分类别教育培训。把团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团干部的特殊要求结合起来,以加强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团属院校建设,建好全国团干部培训基地,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手段,力争在5年内,通过中央团校、省级团校对所有县级以上团组织负责人轮训一遍,团中央负责对省级团委领导班子以及地市、县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的培训。

——对基层团干部,以提高吸引凝聚青年的能力为重点,根据农村、企业、学校、社区等不同领域的工作需要,以案例式教学和经验研讨为主开展培训。

——对团的各级领导干部,以提高政治素质、动员能力、群众工作本领为重点,围绕党的重大理论发展、重要决策部署进行专题学习,针对青年热点和青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

——对新任职团干部,以加强从事共青团工作必需的知识培训为重点,提高敬业精神和履行职责的能力。

高度重视兼职团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联系普通青年、扩大团的影响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关心他们的成长,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青少年工作的专业化特点和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

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履行“全团带队”的职责,加强对少先队的领导。要把握少先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做好团队衔接和推优入团工作,加强少先队工作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贯彻中央关于港澳台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与港澳台青少年和青少年组织的联系与交流,进一步扩大交流规模,深化交流内容,拓展交流渠道,切实增强港澳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不断壮大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和反独促统的青年力量,为促进港澳的繁荣稳定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作出积极贡献。

青年外事工作是共青团承担政府青年事务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国家总体外交部署,广泛开展青年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交流规模,为各行各业优秀青年培养世界眼光、增长国际交往知识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交流质量,加强中外青年在思想领域的沟通与对话;努力深化交流后续工作,使交流成果在更多青年中传播与分享,把青年外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能否抓好落实,是对各级团组织推进工作能力的重要考验。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青年群体的实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进。要探索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对涉及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通过工作述职、与党委分管领导沟通,建立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全团各级组织目标一致、互相支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

(2009年1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