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应经济管理学院邀请做客阳光讲坛,为各院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作“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学术性与思想性”专题讲座。讲座由科研处副处长刘鹏程主持。
叶初升教授通过对社会科学领域三类文章和当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的分析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他首先从形式层面、内容层面、方法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规范的概念,随后介绍了现代经济学论文的标准结构,详细讲解了此类论文的撰写方法,并结合“征地制度如何侵害农民土地经济权益”论文实例分析了撰写现代经济学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他说,学术研究的选题和撰写要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在讲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性时,他从经济学思维的角度分析了人性的两个层面,即:利他是社会性,自利是生物性。在谈到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性时说,方法有助于实现目标,但不是目标本身,学术有助于磨砺思想,但不等于思想。思想是对问题或现象的深刻洞见,思想性是研究之灵魂。他告诫与会教师,研究问题要发端于思想,研究设计要贯穿思想,研究过程要体现思想,研究成果更要彰显思想。最后,他结合近三十年中国经济学转型过程分析了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问题。
叶初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内生增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中华发展经济学学会副秘书长。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在《哲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哲学论文2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经济学论文7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10项研究课题,先后获得第13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著作二等奖(2005)、武汉市第10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记者 张佳玉 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