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汇报会在教学主楼A501会议室召开。学校领导董广芝、张凤武、田军、李春雨、孙庆平、王东、李淑慧,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处、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党总支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汇报会由教务处处长赵东江主持。
汇报会上,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体育系等十一个院系依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做法、取得成绩、存在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思路等内容做了详细汇报。
听取汇报后,副校长田军认为转型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切入点是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重点问题是教学与人才培养,难点问题在教师。田军就如何解决转型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八个方面的全覆盖、全参与;二要推进模块化教学,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他强调课程改革要讲应用、讲创新,切实改变过去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逻辑,突破原有学科定势,推进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打造一批模块化课程体系;三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师资资源保障。学校要加大“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力度,加强师德师能教育,让全体教师自觉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校长张凤武对各二级学院院长和为此付出努力教师们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各二级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整体思路表示肯定。他指出,要统一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概念。我们要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和校企合作科研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以毕业设计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把培养本科规格加职业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避免本科办学专科化、高职化。他强调,学校的转型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党委书记董广芝表示,这次会议是落实各二级学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三届五次教代会精神的体现。她结合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鹏工作汇报中的关于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问题的阐述指出本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汇报会所取得的成果。董广芝强调,本次会议通过相互交流、借鉴,亮家底,找差距,补短板,将思路统一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聚焦点上,达到了启发各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思路目的。她希望学校的中层干部要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合作型的干部;各二级学院要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推进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人才。(记者张睿楠 商慧铭)